【精品】卫生工作计划6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卫生工作计划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卫生工作计划 篇1以《纲要》和《天津市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常规》为工作依据,根据教育局、卫生局、妇保所的工作要求,按照园里的工作计划,围绕幼儿园中心工作,我们保健组更新观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提倡最优化管理,优质服务,努力提高工作质量。树立四个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发展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卫生保健制度,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各项保健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及家长的防病意识,努力把我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做得更好。计划如下:
一、坚持不懈地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运用多种途径宣传,落实防控措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认真做好晨检,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坚持对幼儿的全日健康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督导各班老师对因病缺勤的幼儿,应当了解幼儿的患病情况和缺勤的原因,要及时通知保健老师,并做好缺勤追查记录。
3.定期对保教人员开展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消毒常规和保健知识的培训。
4.利用升旗活动,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增强预防疾病意识。
5.加强宣传工作,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和防病知识,利用安康网进行宣传,校讯通进行温馨提示。
6.落实卫生消毒制度,对幼儿活动空间采用开窗通风和每日紫外线灯消毒,做好毛巾、水杯、餐具和餐前桌面消毒工作。
二、加强对新小班保健工作的督导,从家长、保育工作入手,使幼儿一日生活科学化,切实提高幼儿出勤率。
1.对于新入园小班幼儿,必须持有体检表及预防接种卡,并且体检合格后才准入园。
2.对新小班进行预防接种证的登记造册,查验报表工作,指导家长配合防疫部门进行幼儿的预防接种工作,尤其是有漏种的幼儿,督促家长及时给幼儿补种。
3.加强小班幼儿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利用各种机会接触阳光,接触空气,增强幼儿的体质。
4.做好慢病体弱儿的管理工作,采用综合性措施,如营养、锻炼、疾病预防、治疗和护理等。指导老师对个别体弱儿与肥胖儿的给予特殊照顾,做好妇幼保健网记录。并加强家园联系,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减少疾病发生。
5.深入与督导小班老师和家长随着气候的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活动室及卧室经常通风,室内空气保持清新。宣传卫生防病小知识,特别注意对流行病的防治。做好流行病的预防工作。
三、细化各部门卫生检查标准,制定量化表格,检查督导到位,每周及时反馈,创设良好环境。
1.每周根据卫生检查细则标准对全园各岗卫生进行检查,并做好量化表格的记录。
2.将卫生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督促各岗人员做好卫生工作,确保幼儿的生活学习环境干净、整洁、健康。
四、引领炊管人员学习创新,继续坚持每周创新菜品,及时调查记录实际效果,调动炊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继续定期开展对伙房老师进行有关卫生保健、食品卫生、安全、营养膳食等知识培训活动。
2.管理好幼儿膳食,每周制定带量食谱。经常和伙房老师研究讨论,每周推出符合幼儿需要的特色创新菜、汤、面点。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对食谱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3.深入班里观察幼儿进餐情况,掌握菜谱的反馈,做好记录。同时利用每月伙委会,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合理的建议,及时调整改进。
4.指导食堂管理要进一步落实食品进货管理,严把进货关,实行每餐食品成品24小时留样制度,确保幼儿饮食安全。
5.加强督导炊事人员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检查饮食用具餐具的消毒工作。
卫生工作计划 篇2为进一步推动爱国卫生活动,以实际行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根据大研街道办事处古大办发[20xx]71号的文件要求,社区将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达标为基本目标,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综合卫生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全面开创我社区爱国卫生工作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卫活动,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环境,以“清洁环境,美化环境,健康生活”为主题,促进我社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四创两申活动,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完善卫生机制,进一步明确卫生工作责任。促进我社区卫生工作的细致化、持久化、制度化。
2、通过四创两申活动,使社区环境卫生、四害防控等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促进我社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3、通过四创两申活动,全面提高大家的环境卫生素质,初步形成崇尚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文明健康行为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防范疾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促进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激发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营造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要求
1、抓好宣传发动工作。社区要利用各种宣传渠道,例如:黑板报、宣传栏、会议学习等,把爱国卫生活动组织好、发动好、宣传好,使辖区内的居民人人皆知,人人参与,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关爱绿色,从我做起!
2、抓好春季双灭工作。要结合环境卫生整治,以卫生防病为核心,以春季灭鼠活动为重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病媒生物防制活动,清除“四害”孳生场所,完善防鼠、灭鼠设施。发动特殊行业、单位、居民大搞室内外卫生,整治绿化带,疏通阴阳沟,清除散露垃圾、杂草、杂物、小孳生地等。做到公共厕所、果壳箱、垃圾箱、垃圾房等必须达到防蝇、防蛆的标准,定时药物消杀。
3、抓好健康教育活动。要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卫生日活动,积极开展健康、环保和节能减排等知识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宣传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一年不少于6期健康知识专栏,提高社区群众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社区要以爱国卫生活动为契机,强化协作,扎扎实实开展活动,力求实效。为居民创造一个整洁、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促进身心的健康。
4、制订卫生工作制度,执行奖、罚制度。开展卫生检查评比工作。对卫生工作较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
卫生工作计划 篇3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按《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条例》要求,认真贯彻防治措施,矫治学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提高全校师生的健康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根据学校实际,依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如下:
< ……此处隐藏7027个字……结合健康教育课或主题班会活动,每年开展一次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并通过发放规范性宣传教育制品等方式,向学生家庭宣传相关防治知识。4.强化社区宣传教育。二类县要在各医院候诊大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大型工程建设工地等场所,设立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内容。三类县应在大型工程建设工地等场所设立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栏。
(四)加强流动人口疟疾防治
1.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建立卫生、教育、公安、商务、旅游、检验检疫等部门参加的流动人口疟疾防治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与工作交流。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定期向公众发布境内外疟疾流行状况和相关信息。旅游部门按照卫生部门的统一部署,定期或不定期向旅游者发布境内外疟疾流行状况和相关信息。
2.开展出境人员疟防知识宣传和防护。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要对出境人员宣传疟疾防治知识,提供咨询服务。旅游、商务等部门要督促旅行社、劳务派出机构等有关单位为出境人员提供抗疟药品和防蚊设施,并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对出境人员疟防知识宣传和培训。
3.做好入境人员疟疾筛查工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在入境口岸对自境外疟疾高流行区入境的发热病人进行疟疾筛查,及时向卫生部门通报疟疾病例信息。各级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返回居住地的境外输入疟疾病例以及居住地周围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相关人员特别是同批集中入境人员进行追踪随访和健康宣教。旅游、商务等部门应及时提供相关人员信息,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入境人员疟疾防治相关工作。
4.加大境内流动人口疟疾防控力度。在疟疾流行区建设大型工程,建设单位要为施工人员提供蚊帐等必要的疟疾防护用品,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并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疟疾防控工作。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实行属地化管理,由病例发现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向感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信息,协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公安、卫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追踪、重点人群筛查和相关信息沟通等工作。
(五)加强疟疾监测检测网络建设
1.健全全市疟疾实验室网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规范开展发热病人的疟原虫血片镜检。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所有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血片进行复查,并抽查至少5%的发热病人阴性血片。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确诊的疟疾病例血片进行复核,并抽查1%的发热病人阴性血片。各级实验室要定期进行技能考核与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网络正常运行。
2.开展主动病例侦查。二类县(区)每个镇(街道)在疟疾传播季节至少开展5次主动病例侦查,对近2周的发热病人进行疟原虫血检或RDT检测。
3.做好消除疟疾地区的监测工作。对已达到消除疟疾标准的地区,继续开展相关医务人员疟疾诊治技术培训,重点加强临床疑似疟疾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追踪调查,并加强对来自疟疾流行区人员的疫情监测,防止出现继发病例。
五、政策和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市人民政府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血地防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市消除疟疾工作,建立由市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市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消除疟疾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挥血地防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职责任务,完善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到位。军队系统消除疟疾工作按照军队管理体系组织,与当地政府消除疟疾工作计划同步实施。武警、公安现役部队的疟疾防治工作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地方政府统一领导。
(二)依照法律法规,科学消除疟疾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方案,依法、科学开展消除疟疾工作。
(三)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卫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消除疟疾工作相关内容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部门负责安排疟疾防治专项经费,并加强资金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旅游、商务等部门配合卫生部门,加强出入境人员疟疾防治健康教育、疫情监测和出入境防病管理,及时与卫生部门沟通有关信息。文广新部门负责安排多种形式的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部门负责在中小学校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科技部门负责将疟疾防治科研项目列入科技计划。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协调抗疟药品、试剂的生产供应。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各级爱卫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蚊虫等病媒生物防制管理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
(四)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市和市(县)、区两级分别建立消除疟疾专家技术指导组,健全寄生虫防治与病媒生物防治专业队伍,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消除疟疾技术方案,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市卫生局要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负责疟疾等寄生虫病防治的专门科室并配备得力人员,负责消除疟疾行动的组织实施和督导评估;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明确承担消除疟疾工作任务的科室,并配备专职疟疾防治专业人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有专人负责消除疟疾工作。各级卫生部门逐级分期分批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保证培训质量,提高业务水平。
(五)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经费物资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根据当地疟疾流行程度和消除疟疾工作实际,将消除疟疾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全球基金项目管理要求,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二类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建立全球基金项目单独账户,三类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有消除疟疾专项经费账目。合理利用全球基金和各级财政安排的疟疾防治资金,切实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审计,保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广泛动员和争取社会力量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消除疟疾工作。
(六)强化工作责任,严格督查考核
各地要根据国家和省、市行动计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消除疟疾实施计划和方案,并将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签订目标责任书。根据“科学、定量、随机”的原则,制订详细的督导检查方案,定期不定期开展自查和抽查。到年, 4个三类县(区和3个二类县(区在达到消除疟疾工作目标并完成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向市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到年市、市在达到消除疟疾工作目标并完成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向市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到20xx年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全市参加省级达标考核认证。市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对各市(县)、区进行复核,并确认达到相关考核标准后,报请省人民政府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评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