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

时间:2024-08-28 21:15:24
《流浪地球》观后感14篇

《流浪地球》观后感14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流浪地球》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1

当《流浪地球》的片尾曲响起时,我看见周围的同学纷纷擦干了眼泪。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只有两个字——震撼。我只知道这部电影的口碑极好。却没想到它会将人类的延续、地球的毁灭这些冰冷的话题演绎得如此动人。回家、希望、牺牲……我无法为它们找到一个共同的主题,因为在我心理,这些全部都是人类的“火种”。

一、“我原来以为家在身后,现在才知道,家在前面”

当老韩眼含爱意的回忆起妻子做的饭时,我便忍不住泪目,当他用最后一丝微弱的气息告诉刘启要带朵朵回家时,我听见周围响起了一片抽泣声。我知道老韩也想回家,他想回到过去至亲犹在的日子,更想回到那个还没有流浪的地球。当灾难发生时,最让人安心的地方就是家。因此,在被告知地球只剩七天生命时,所有人都想回家同挚爱的人在一起,哪怕将要迎接死亡。

我们不知道前方道路上是荆棘还是玫瑰,亦不知道是否有一天地球真的会流浪,因此,尽己所能的陪陪家人吧。别等到世界一片漆黑,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才想起,家还在触不到的远方。

“那是鲸鱼吗?”“应该是吧。”“它怎么在这?”“游这么远,应该也是为了回家吧。”

二、“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了”。

“在过去的三十六小时里,全球各国一百五十万救援人员牺牲。”

大家都说人性本恶,可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中熠熠生辉的善。刚子、老韩、刘培强……为了地球能够活下去,为了同伴、家人能够活下去,哪怕他们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可他们仍然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牺牲。我看到了人性的伟大,看到了恶魔背后的天堂。因为人们的心中有信念,有让地球活下去的目标,所以所有人都在牺牲和努力。当莫斯从执行“火种”计划到用沉稳的语调说:“祝地球好运。”我真正明白,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

当刘培强强忍不舍毅然撞向木星,当刘启哭着喊出“爸”,我才明白,那一刻的牺牲,需要多么坚固的信仰。也许我们已经什么都失去了,但起码我们还保留有人性之善。

三、“同归于尽总好过坐以待毙。”

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

在濒临绝境时,唯有希望可以许我们一念天堂。因为选择了希望,选择了哪怕同归于尽也要拼死一搏的道路,地球才活了下来。只要心怀希望,就没什么不可能。它是点燃木星的火柴,更是真正的“火种”。我想,最后让地球活下来的,也许并不是真正的各式的计划,而是因为所有人在最后一刻选择把自己交给希望。希望长有翅膀,栖于心灵之上,吟唱曲调,无须言表,天音袅袅,始终环绕。

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像影片里所说的一样,不得不带着地球去流浪,看着太阳系走向衰弱。人,渺沧海之一粟,在世界崩塌时无力扭转,凭借着孤住一掷的勇气和几乎为零的概率掠夺着名为希望的东西,在强大的宇宙面前可笑又可悲,可又有着出乎意料的结果。因此,请选择希望,那是路,亦是明灯。

“总有一天,贝尔加湖的冰会化为水的。”

我们都希望。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2

寒、暑假想必是同学们最盼望的日子了。假期不仅能放松我们紧张的学习压力,而且让我们有时间去见识各种新事物,学习各种新知识。就拿我来说吧,这几年的寒、暑假里我领略过华山的险峻,品读过四大名著的魅力,体验过音乐考级的酸甜苦辣……今年的寒假,我见识了一个新事物,那就是——中国硬科幻的崛起!

说来也巧,前不久我刚拜读完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今年春节各大影院又热映了大刘的另一部力作——《流浪地球》。又恰巧今年我在学校里抽到的新年愿望卡是——去看一部电影。这下,我自然要第一时间去过一把科幻瘾了。

在卡上3D眼镜后,全方位的科幻世界就开始了:太阳快速老化,体积增大,不久就会吞没地球,甚至整个太阳系,地球危在旦夕。行星防御理事会这时提出了“流浪地球”计划,即在地球上建造一万台转向发动机以及赤道巨型发动机来推动地球转移到4.2光年以外的新家园,但这样做后人类就只能住在地下城了。这天是大年三十,天才少年刘启想带妹妹韩朵朵换个过年的方式,他们偷开姥爷的工程车来到地面,想看看那曾经的家园,但由于地球受到木星引力的作用,两百多台转向发动机失去了推力,地球的大气层也被木星吸去了三分之二。行星防御理事会提出了救援方案,并把刘启的工程车征用了。虽然种种救援方式都失败了,但天才少年们又想出了“用火焰点燃木星,再用木星产生的反冲力推地球离开”的方案。但被行星防御理事会予以否认,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刘启的爸爸刘培强却以牺牲自我的方式支持了少年们拯救人类的想法。最终天才少年们成功了,地球也重新获得自由!

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影片,它的的确确把我的心紧紧地吸引住了,以至于带进影院的爆米花到影片结束后还没有拆过封。在我看来,这真算得上是一部标志着中国硬科幻走向成熟、逐步崛起的影片!中国的观众本来就很少有机会接触科幻片,为数不多的科幻迷也总习惯于欧美人的碧眼金发和机器人怪兽,而这一次,我看到了中国科幻片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冲击力很强的视觉特效。虽然,导演没有保留大刘的白描细节,失去了大刘特色的硬科幻理论知识,但影片结尾处的中国航天员刘培强的壮举还是让不少观众偷偷擦拭了眼泪。我想,这对于刚起步的中国硬科幻影片来说,已经足够了。我在为这部影片感动的同时,也为我们国家有大刘这样的作家,更为我们如今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你瞧,中国这几年的经济飞速发展,北京举办了奥运会,上海承办了世博会,杭州召开了G20……其他领域也都有了惊人的巨变,我们的祖国正向着一个新的台阶迈进。

这一次我看的虽然只是一部128分钟的中国科幻影片,但它大大增强了我的信心,它让我看到了:我们的祖国是有实力的!一切都在向更好、更高的方向迈进。对于我来说,从影院出来的那一刻也觉得身上的担子似乎更重了一些,虽然我不一定会是那个拯救地球的天才少年,但我一定要为成为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而努力学习!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3

大年初一,去看了一场电影《流浪地球》。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我读过一些,一开始读的时候,有点费劲,需要指读,因为我是文科生,习惯了读那些情感为先的生活化小说。但,后来,习惯了刘慈欣的表达风格,也就有点喜欢读他的文字,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思维是可以优化和训练的。

中午的街巷,人极其少。下午的影院,人极其多。整个影院,随着《流浪地球》情节的展开,我清晰地听到了一个小女孩的哭声,不是被情节吓哭,而是感动的哭。

“流浪地球”计划,意思是带着地球去流浪。渺小的 ……此处隐藏10494个字……p>3、人类在什么时候,除了珍惜家人,还需要有共患难的朋友,朋友是懂你的那个人,是俄罗斯人老马以他的牺牲成全了刘培强的选择。是队友的牺牲和共同的努力,实现了队长一路为挽救杭州发动机站做出的努力,所以我们必须要将战斗力超强的队友聚集在一齐,才能打败比神还厉害的对手。

4、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因为爷爷会开稀奇古怪的车,所以孙儿也懂一些。因为爸爸是航天工作者,儿子也懂得许多航天理论。环境的熏陶很重要。为人父母者,总要坚持往前走。

5、技术的改革就像大海因为潮汐产生的巨浪,一浪之后一浪劈头盖脸杀过来,站在浪上操控浪的人,才不会被浪打死,稀里糊涂的人,会被浪莫名其妙卷走。亦如建国初期的百废俱兴,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到技术时代的来临,进而通信时代的高速发展,每一次变革成就了许多人,也卷走了许多人。人啊!什么时候都不能闭门造车,要有学习的本事,要有改变自身理解新事物的本事。

6、再冷酷的人,没有了爱和期望,都活不下去。电影里每个人的坚持和努力,皆因心有所系心有所爱,家是他们心里的灯火。给予他们飞蛾扑火的力量,爱是拥抱他们的温暖怀抱,让他们竭尽全力地付出。

7、地球最终被拯救,皆因所有人都想活着,仅有目标一致利益一致,才会有绝对的团结。任何时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最终一搏。

8、每个活着的人,只要活着,皆任重而道远。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13

对于这一部号称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巨作。在下也惊叹于其特别的构思,“硬核”的制作,动人的挚情,发人深省的思索……

但在下想说的,却是“末世”这个设定下的人情赞歌。

流浪地球是很催泪的电影,不单纯是因为扣人心弦的挚情问答,还有作品本身一种伤感的基调。

这种基调据在下看来,是因为流浪这一本身,这一在黑暗中走路的感觉。末世之下,生存危机,被迫带着地球一起在星际里面流浪。光是脱离木星引力,就导致了恐怖的死伤与信仰危机。那么,在漫漫的3500年的星际漫游中,这一希望渺茫的计划,又会走到哪一步呢?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联合政府不知道,人工智能不知道,主角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电影里面千千万万普通的民众更不知道。但他们知道,如果不执行这个计划,就只能等待不远处的永恒的沉寂。所以,无论路途有多么遥远,他们都要走下去,无论有没有希望的长歌相伴。

真正触动到在下的,其实是收到“死亡倒计时”通牒之后,人们的行动。

情绪失控,正常,毫无希望的生活;劫掠,难免,疯狂之下的信仰破灭;自杀,理解,结束这一噩梦,虽然是逃避。

毫无希望的挣扎,人工智能是这么看待的,的确,根据设定,排除空间站“火种计划”之必须,这的确是无谓的挣扎。

但这个挣扎却是最动人之处,远离了太阳,也就远离了希望,冰冷的地下城里面没有阳光,但人们又向往着光明。为什么要活着,这是一种生物的本能——种族的延续,也是一种责任——对亲人,伙伴,人类,地球,生命的责任,这本身也更是一种希望,活着,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一如韩朵朵对地表的向往,活着,才能经历更多的事情——一如刘启艰辛的成长,活着,才能体会到活着的价值——一如所有人的努力。所有人谱写的一曲赞歌。因为心怀歌行之意,所以不惧黑暗而行。

在黑暗中走路是什么感觉?漫无目的,不知东西,不知灯火何处,不知希望何存。但又必须前行,因为停滞不前就意味着被黑暗吞噬,沉寂在无尽的沉寂中。那咱们就走吧,走吧,不管走到哪一步,因为前进了所以才有方向,任何无谓的挣扎总好过坐以待毙,哪怕没有歌声相伴,我们也必须前行,因为最美的音符出自希望的追寻。所有的救援队,巡逻队……乃至普普通通的不知情的民众,他们也许都不知道这个计划究竟能走到哪一步,都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究竟是不是徒劳,但必须这么做,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这个世界。这种带着伤感的执著,从一开始就席卷了人心,为什么努力,为什么前行。不知道哎,但只有努力了,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可以让流浪之旅变为歌行之途。

刘启的心态变化是很有意味的,作为一个叛逆的少年出场,作为一个成熟的英雄谢幕。从对父亲和这个世界的不解与愤慨到最后的和解,我想:他应该是明白了流浪地球的意义了吧——对任何一点点希望的执著,这种执着,本身就是一曲赞歌。

愿茫茫流浪之旅有长歌伴行。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14

“活下去”这个沉重的词对于生活在优渥环境中的我们来说也许是杞人忧天,但在《流浪地球》中“活下去”却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让我懂得了对生命的敬畏。

许多年以后,太阳内部能量耗尽,体积将膨胀变大,并会吞噬邻近的几个星球,地球也难逃厄运。由于太阳的衰竭,地球陷入了冰川时期。亘古以来,缔造生命与希望的太阳,变成了死亡与毁灭的象征。在生命的绝处,人类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放手一搏,于是地球逃脱计划开始实施了。人类在地球一侧装上一万座“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巨大的地球化为移民方舟,逃离太阳系,前往四光年外的新家园。逃亡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但在生死考验面前,人类靠着顽强的意志和聪明的智慧战胜种种磨难,最终得以逃出生天……

这部科技感十足的影片在春节期间一上映就好评如潮,票房更是一路飙升,甚至超过了去年的《红海行动》。

我想,这不光是宏大壮观的影片画面让挑剔的观众们大饱眼福,更是因为影片所反映的主题拨动了大家沉寂在内心深处的那根久违的弦,引起大家强烈的共鸣——对生命的敬畏。

《流浪地球》虽是一部科幻片,但它带给我们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一个沉重的话题,那就是当我们的生活走入绝境时我们该如何去面对。

俗话说“蝼蚁尚且偷生”,即使在火海中这看似卑微的生命也能释放出强大的求生欲,它们抱成团,智慧地以球体的滚动方式最快地逃离火海,以生命的牺牲换取生命的重生;白居易不也写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吗?可见,世间万物,无处不在告诉我们生命的顽强与美好。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好的脚步往往是赶不上磨难的步伐的。

“阳光总在风雨后”,“梅花香自苦寒来”。自然规律的演变时刻警示我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我们必须负重前行。在生活走入绝境时,我们应该要有《流浪地球》影片中人类的智慧和决心,也要有蝼蚁火海逃生的勇气,更要有草木盼春的坚持。

生活中令人痛心的事却时有发生:因为生病看不到希望的病人跳楼轻生的;因为工作不顺而轻易放弃自我生命的;因为一时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负气离家出走的;也有同学之间因为一点小摩擦而大打出手的……放弃生命,伤害别人,都是一种对自我的放任,对生命的践踏!人生路远,哪有一路坦途?山河跌宕,哪能一帆风顺?四季更迭,怎能没有风雨?望而却步可能穷途末路,勇敢前行相信柳暗花明。我们生活中的种种不顺,与人类逃离地球,与蝼蚁火海求生,与草木枯荣的磨难相比,我们有什么理由轻易退缩?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呢?

《流浪地球》看似告诉我们人类这个大群体在面临绝境时生命的大逃亡,实则也告诉我们要懂得对生命的敬畏,要学会在绝境中去创造,要习惯在磨难中去锻炼,要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更要知道珍惜当下美好的生活!

《《流浪地球》观后感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