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07-17 14:13:49
有关七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

有关七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真好》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继续第一单元主题生命,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进行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两个事例告诉人们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经历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并提醒人们思考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有些句子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时,材料的详略安排,叙议结合的写法,也是写作的范文。

二、学情分析

刚入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生活经历,对一切都有一种新鲜感和期盼,但又往往仅停留在表层,难以深入。表现在语文学科,就是只满足于对字词句的理解和积累,而对文章的社会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理解较浅。这篇课文学生理解并不难,除了语言的积累、内容结构的掌握,主要是解决如何引导学生真正深切体会“第一次真好”的内涵,与作者形成心与心的交流碰撞,让他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不断勇于尝试,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些理念应体现在每一节课中。再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认为本文应达成的学习目标为:

1、掌握本文中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把握文意,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意义。

3、体会文中详略安排的妙处,及叙议结合的特点。

4、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文章的深意,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人生第一次的意义,培养倾听、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法学法

教法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的心理特征,我将采用以下教法:

朗读感悟法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情感的重要方法。要通过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合作探究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让学生成为对话的中心,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建构文本意义,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多媒体辅助教学,现代教学工具的使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学法:

采用勾圈批注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讨论交流法(培养学生兴趣,从而更有效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理念,通过朗读、谈话、小组交流等形式,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过程由激趣导入、自学互动、适时点拨、测评训练个板块构成。

一、激趣导入:(3分)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的感觉会是怎样的呢?

(出示课题:第一次真好,请同学大声朗读题目)请问,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写些什么?

(设计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学习,通过释题,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快速进入阅读状态)

2、作者简介

3、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中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把握文意,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意义。

(3)、体会文中详略安排的妙处,及叙议结合的特点。

(4)、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文章的深意,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4、检查预习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指名学生上黑板写)

堕落()点缀()贪婪()姊妹()牙龈()

雏形()丰硕()累累()沉甸甸()玲珑剔透()冉冉()稀疏()苦熬()

(设计目的:检查学生对字词的学习情况,使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二、自学互动

集体朗读,整理体把握文意。(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探究交流1

1、作者说第一次好,好在哪里?(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体验的词语)找出适当的词语用“第一次真好,好在”的句式说话。

2、《第一次真好》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文中详细叙写了哪两次“第一次”的人生经历?请加以概括。为什么要这样安排?3、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比不说“风景画”、“风光画”?

(设计目的:这一环节以读为本,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课文,并集体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展示自学结果,点拨讲解探究题。

(二)探究交流2

1、文中写十姊妹孵出的小鸟时选用的“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2、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3、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4、短文末句说:“愿你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

(设计目的:结合语境理解词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意义。)

三、展示自学结果,点拨讲解探究题。

四、拓展、总结深化

1、是否所有的第一次都要尝试?

2、大家来说说,哪些是有益的第一次,哪些是不能尝试的.第一次?

3、课文讲第一次真好,那么怎样才能有更多的第一次?

4、你知道哪些“第一次真好”的事件,说说好在哪?

(意图:让学生说自己的第一次,有利于学生平时的积累,并说感觉,旨在让学生理解奇妙的含义。同时通过振奋人心的故事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五、测评训练

1.按原文填入恰当的词语,品味语言韵味。

(1)一颗颗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________在枝头。

(2)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________画。

(3)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________。

(4)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

(5)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

(6)第一次,第一次的感觉真。

(7)愿你珍重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目的:用句子填空方式引导学生把握文意。)

六、作业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试着也写一篇关于“第一次”的文章。

七、板书设计如下 ……此处隐藏1039个字……>2、“山”、“海”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明确诗歌的主旨,理解诗歌中大海、群山的象征意义,深入体会战胜困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二、说教法

这是一篇比较浅显的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情感启迪”,“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观看一些实物图片,以增强感官的效果,因此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法 2、朗读指导法 3、诱导点拨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第一、让学生假想自己身处山区,时时刻刻都在渴望着大山之外的世界,各自叙述自身的情感变化。从而导出文中“我”在不停的追寻过程中的心态,使学生与文中“我”之间达到心灵的共鸣同时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

第二、让学生讲讲关于诗歌的特点及本诗的写作背景。有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二)展示目标 自主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诗歌的语言的特点,感知诗歌内容和情感,体会

本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激励学生为理想而奋斗。

因为阅读教学时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反复的阅。

首先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音和停顿。

其次让学生分别精读,在精读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指导。

这样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体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这一环节能让学生在评价朗读的同时想象意境,感知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三) 精讲点拨 突破重点

首先提出问题,在上一小节小结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有关作者内心情感的句子,并且用词语概括出来。即 山的那边是什么呢?(向往)

2、 哦,山那边是海吗?(疑惑)

3、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失望)

4、 妈妈那个海呢?(困惑)

5、 在山的那边,是海!(肯定,坚决的肯定)

这个环节要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的要求。

具体分析课本之中的富有内涵的字词句,进行深入讲解,掌握比喻与象征的写作手法。例如:

1、“铁青着脸” 拟人手法。失望、沮丧。因为“我”的心情不好,觉得山在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2、“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3、“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有活力。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合作、研究。通过教师深入讲解,学生得到理解,进一步梳理作者在追寻“海”的过程内心情感 由向往疑惑希望 ,“海”具体又是什么,从“山”到“海”的曲折过程引出本文的写作意图即困难克服之后理想的实现。

(四) 巩固新课 课堂小结

1、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再次阅读本诗

2、通过本诗的学习,谈谈自己心中的“海”是什么?分享给大家。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堂收获,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结出,“山”,一个实际生活的境界,是要挣脱和超越的对象;“海”,一个想象性的世界,是追求和实现的目标。“山那边是海”把诗人的感悟转化成追求理想的过程。

从而延伸出,想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牢牢记住本诗中的“海”

四、说学法

整个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以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实践中。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说反思

本课的设计主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课本的题材方面的思考,诗的语言凝练而形象,特有的节奏韵律,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有因为诗歌隐忍含蓄的表达哲理,必须具体分析诗歌的字词句,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学与教的完美结合。

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思维扩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深入讲解,对学生的课堂压力比较大,并且任务较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思维休息的空间。 板书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太空一日》。说课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重点难点以及说教学过程五个部分。

一、说教材

《太空一日》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太空一日》选自航天员杨利伟撰写的个人传记《天地九重》。 课文由四部分组成,分别就起飞时的生死考验,太空中的真实所见,飞船上的声音探索,返回途中的惊险机遇作了详细介绍。本文具有很强的变现力,普通的词汇,平实的语言,读起来却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这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确立了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理解关键语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浏览文章,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杨利伟崇高的精神品质。

三、说重点难点

结合课标,我确立的文章重点是:掌握浏览了学习方法。本课篇幅较长,由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小标题。所以第一课时的设计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小标题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本课的难点是感受杨利伟崇高的精神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突破这一难点,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

四、说教法学法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选择的教法是: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法方面,我主要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结语)

我们常说“读书是为了明理”。一篇好的文章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堂好课也会在学生的心中久久回荡。我们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铧犁,帮助学生开垦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希望,和他们一起去采摘那些文化领域的累累硕果,一起去分享那些伟大心灵闪烁的光芒。并在共同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巅峰上捕捉受用一生的雨露阳光。这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教学过程中矢志不渝的思想。

《有关七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