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钠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金属钠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解释现象,作出结论。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保存、存在和用途。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对比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初步学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关方法;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3)德育目标
重视实验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环保意识;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让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良好科学观念。
3、重点、难点
(1)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钠与水反应。
(2)难点是探究性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二、说教法
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同时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运用讲授、引导、探索、实物展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2、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
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实验,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把“水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提问:俗语说:“水火不相容”,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却用水点着了火呢?并告诉学生那是钠的功劳。使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化学氛围,激发起学习金属钠性质的欲望。
(二)、自主实验,观察现象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有三个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1、观察钠表面的颜色以及表面颜色的变化。
2、将金属钠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3、将钠投入水中观察现象。
同时,为体现环保意识,将钠和氯气的反应用录像的形式展现。通过这些实验,由几位学生叙述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其他学生补充。
(三)、由表及里,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钠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分析钠在反应中的化学价变化,得出钠在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情况。并让学生用刚学的知识解释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着火的钠能不能用水来扑灭。同时解释“滴水生火”的原因。最后介绍钠的存在形式、工业制法和钠的用途。
(四)、突显重点,突破难点
①首先是学生亲自操作钠与水在烧杯中的反应,这样体现实验真实性,可靠性。使学生在亲身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分享和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②其次 ,改进实验装置,验证产物
钠与水反应是本节重点和难点,需用多种形式、多角度对该反应进行分析。
五、板书展示
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
一、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 质软 熔点低 ρ水>ρNa>ρ煤油
二、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点燃
常温:4Na+O2 = 2Na2O 加热:2Na+O2 == Na2O2
2、与氯气反应
2Na+Cl2 = 2NaCl
3、与水反应
2Na+2H2O = 2NaOH+H2
三、应用
700℃~800℃
TiCl4 + 4Na ===== Ti + 4NaCl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也将是中学阶段唯一系统学习的一族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的第二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介绍了铁等金属,以及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碱金属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与其它主族元素相比,可能会使学生感到相对更简单、更容易,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和运用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知识。通过碱金属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主族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将有利于其它主族元素的学习,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钠的化学性质和钠的存在及主要用途,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而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则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考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B、让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C、让学生掌握钠的化学性质D、让学生了解钠的主要存在形式和用途
2).能力目标
A、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B、让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自己归纳出钠的有关性质,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C、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所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其对应的钠的性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其科学方法。
D、学生在实验后,让他们展开讨论,以培养其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E、通过阅读课本有关内容,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二、说程序、教法
1、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先复习初中已学习过的铁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举出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铁的用途很广泛,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教师再提问: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还有没有其它的金属元素?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指出除铁外,还有很多金属元素,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碱金属元素也是金属元素,而且它们也有很广的用途。从而引入新课教学。
2、新课讲授
1)钠的物理性质。让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钠的样品,并阅读课本关内容,归纳总结出钠的化学性质。
2)钠的化学性质。先给出钠的原子结构,让学生根据其原子结构推测钠可能的化学性质,并通过课本上实验去验证,最后得出钠的化学性质。
3)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找出钠的存在形式和主要用途。
3、新课小结
教师在讲授完新课后,要小结本节课所讲内容,让学生再次明白这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也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加深印象,使他们清楚本节课的知识主线。
4、巩固练习
1)为什么大多数碱金属单质保存在煤油中而锂单质却保存在液体石蜡中?
2)钠的金属活动性很强,,为什么跟盐酸或硫酸铜等盐溶液反应时,考虑情况不一样?
5、布置作业
课本第31页:一、二、四做在书上;三、五两题做在作业本上。
三、说教法
讲授新课采取的主要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取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1)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真正体会和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但教师一定要强调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加强安全教育。
2)尽可能让学生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
3)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每个学生在做完实验时,让学生调动所有感观,认真观察,并且让学生互相讨论和补充。
4)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引用高压钠灯和节日焰火等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例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归纳总结。
四、说学生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及其化合物的一些知识,同时还学习过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些知识,他们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只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五、说学法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一堂课是否成功,除了看教师如何教,还要看学生是怎样学的,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使他们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1、学生要先预习本节内容。学生在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后,在听课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要特别强调预习实验的内容,知道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在课堂上才能达到边讲边实验的目的。
2、学生要认真做好有关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操作要求和安全要求,完成每一个实验内容,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学生要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其观察能力。
4、学生要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自己得出钠的性质,以加深印象,真正理解性的记忆新知识。
5、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巩固练习,达到巩固、运用新知识的目的。
六、说板书设计
I.左板书:
一、钠的物理性质:色、态、硬度、密度、熔沸点、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
II.中板书:
二、钠的原子结构及化学性质:
1、钠的原子结构和电子式:
2、钠与氧气的反应:2Na + O2 === Na2O(现象、解释)
3、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解释)
III.右板书
三、钠的存在和用途(化合态、游离态)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特点及作用
(1)地位: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金属钠是本章碱金属元素的代表性元素之一。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碱金属一章里所包含的化学反应类型较卤素更全一些,对于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吸热和放热反应等知识内容。在碱金属一章中应用得也多一些,体现得更直观一些。因此学习本章可使第一章所学知识得到及时的应用和巩固,为学习其他元素和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同时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的不适应感。
(2)特点及作用:
注重了与初中知识的衔接,初中已学的铁等金属的知识,以及Na2CO3、NaCl、NaOH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碱金属的学习打下基础。
树立起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通过实验来具体研究钠的性质,推出钠的存在、用途,联系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特点,最后归纳出碱金属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加强了实验教学:本节教材共有几个演示实验,使学生全方位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金属钠的性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中难免会存在知识技能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的情况,而本节课实验又多且易做,所以应尽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动手、动眼、动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分设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探究,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对于习题使学生对同类习题合并找差别,一题多解找简法,典型习题开拓知识。
三、教学过程
这一块,我主要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采取提问的方式,架设桥梁,导入新课。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中,由碱金属元素引出具代表元素----钠,又由结构入手,由结构决定性质得知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这时学生心里会问到那么钠到底有多活泼?就可以通过钠溶于水的实验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步:明确本节课所学的目的内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围绕教学目标主动地获取知识。本节课主要是要求掌握钠的性质。
(一)、钠的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金属的外观,用小刀切割金属钠,以及Na的导电、导热性实验,总结出钠的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钠的化学性质主要有钠与氧气的反应,钠与氯气的反应,钠与硫的反应,以及钠与水的反应。对于这几个性质反应我是通过精心组织设计相应的实验及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再请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并得出结论,这样即可能突出重点,又能解决难点,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会应用这些知识分析一些现象问题。在指导学生学习完钠的性质后,我将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0内容,请同学总结出钠的存在和用途。
第三步:将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而简洁的小结,并通过适当的练习,讨论和提问,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所认识理解,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随堂练习]
1.钠着火时,能否用水扑灭?
2.一块表面已被氧化成Na2O的钠质量为10.8g投入100g水中,放出H20.2g,则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 )
A.4.6g B.6.2g C.7.8g D.9.2g
3.对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水反应放出H2B.具有强还原性C.要保存在煤油中D.比钠原子稳定
4. 1.15g钠投入水中,要使每个Na+对应100个水分子,则需要加水的质量是------()四、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直观教学,实验教学等教学手段相结合,讲和做相互结合。采用实验教学与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所需的仪器以及实验药品的状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归纳规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认识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化学实验。
四、学法分析
本节课采用“引导----实验探究法“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目标,以教材实验为主,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性学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自己归纳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课本P31:三
文档为doc格式